据最新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中国0~3岁的婴幼儿有7000多万,占总人口数量的1/5,且每年还将迎来1600万至2000万的新生婴儿。在如此强大的市场背后,伴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近年来居民收入水平的明显提升,中国妈妈们的消费理念也在发生着改变。
2015年度中国母婴行业的消费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梳理盘点一下。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生二孩政策,这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那么,一项二孩成本调查显示:六成多受访者表示从怀孕到孩子出生要花费1~10万元;近半受访者表示每月养育孩子要花费2000到5000元;而孩子出生后,每月最大的消费支出依次为请月嫂、纸尿裤、奶粉、玩具等育儿用品。
“两辆推车4000多元、一个婴儿床1000多元、安全座椅2000多元、辅食机800多元……”谈及这一年给宝宝买东西的花费,北京的李女士一口气说了很多。她表示,这还不算需要不间断购买的奶粉、纸尿裤、玩具和衣服等。李女士粗略算了一下,宝宝刚一岁多,自己已经为此花费四五万元了。
李女士讲述的情况目前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已经成为非常常见的现象。尽管目前一些进口母婴产品价格不菲,但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观念,很多父母还是会“狠下心来”购买。在成千上万的“李女士”的支撑下,中国婴幼儿用品市场热度不断上升。“二孩”政策的放开,让市场的消费潜力有望被进一步释放。
这样庞大的需求自然很快被市场敏锐地捕捉到了,国家宣布放开“二孩”政策之后,国内所有跨境电商或者切入跨境业务综合电商的首选是母婴品类,今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中,母婴产品是销量最大的产品之一。从各大网站的销售情况看,不仅奶粉、纸尿裤、童装和玩具等快消品“喜上眉梢”,就连专供婴幼儿使用的豆浆机、榨汁机、炖锅等家电也“春意盎然”。
庞大的市场正在形成。据咨询公司易观国际预测,中国母婴用品市场(包括线年更将翻番。有数据认为,“二孩”政策放开4年将合计带来1575万新增人口,从而拉动我国婴童相关消费增长,有望带来近千亿规模的消费空间。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孕婴童产品消费国。
更有分析人士预测,即使政策变化未能大幅提高出生率,母婴市场依然会增长,因为父母愿意花更多的钱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就决定了价格已不再是决定消费意愿的主要因素,安全、优质已经成为“80后”“90后”妈妈们选择的最重要标准。
“新国货就是要比洋品牌品质更好、价格更低,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改变国人对传统国货的看法”,近日在小米电视2S发布会上,雷军率先发起“互联网+”领域的新国货运动,中国母婴行业的雅士利、妈妈知了等品牌纷纷亮出了自己的“新国货”态度。
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82.3%的二三线城市消费者愿意选择母婴行业的新国货品牌,她们认为,洋品牌品类较少、价格太贵,而逐渐上位的“新国货”品牌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早已在个性化需求和性价比方面优于进口品牌。在新国货产品选择方面,消费者多采取“先试后买”的方式。在妈妈们看来,“产品好不好,DB电竞试了才知道!”像辅食好不好吃,自己先尝一尝;尿裤穿上后是否柔软舒适,自己先摸一摸;玩具有没有甲醛超标,自己先闻一闻。
前不久,中国妇女报记者在湖南长沙与中国婴童在线网的周立平总经理等几位做婴童产品营销的年轻老板们交谈时,他们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记者——中国婴童用品“正名”正当时。
周立平说:“在婴童行业快速发展的十年间,部分厂家、渠道商、零售商在高毛利、低门槛、重私利的驱使下,忘记了我们从事婴童产品生产经营的责任、义务和方向。厂家要发展,商家要利润,一切应该是很正常的。但是,有的婴童品牌企业并非在正规的环境下生产,没有严谨的流程;有的企业为节约生产成本,偷工减料,什么原料都敢用;有的乱设概念,靠概念欺骗消费者;有的贴牌生产,一方面减少中间环节费用;另一方面,以高毛利为诱饵,靠傍名牌吸引终端门店。而这也刚好迎合了某些终端门店的‘胃口’,在没有品质的保证下,将没有保障的产品流入了市场,给有序的行业市场留下隐患,使安全问题成为行业之痛。这个行业需要治理,需要监管,品牌商生产产品需要负责任,重品质;渠道商选择产品要严谨,要有原则。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国家和家庭的未来。”
“婴童用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责任和监管,品牌立足市场,更需要企业在品质和商业模式、服务上下功夫。”湖南优康宝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云表示:“做婴童产品的渠道和连锁店,要用爱心去做。怎么才能做到?这是年轻人讲的‘事业’的根本。能否做好,已经不仅仅是商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问题,是从业人员的道德良知问题。”
西北伟麟总经理马小伟认为,当国外婴童产品在降税或免税进入国门时,我们特别希望为我们的国货“正名”。因为国外产品未必都好,我们的产品也不是都不好。我们希望在市场竞争中,国货不要输给国外产品,要一步步为我们的国货“正名”。婴童用品生产行业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监管制度要严;婴童用品展会的门槛要高。目前,婴童行业展会没有相应的国家监管,各种三无产品很容易由展会流向全国市场。DB电竞我们一定要干预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展会,要提高门槛和标准,让最好的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为让更多好产品为更多国内外消费者喜爱,中国婴童用品“正名”正当时。
随着市场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国母婴用品企业这几年越来越希望有个组织依靠。稍加注意,你会发现全国各地都成立了孕婴童行业协会或商会等行业组织。
前不久,在山东省孕婴童商会成立的会场外,新任商会秘书长张玉东对中国妇女报记者说:“成立商会可以在山东省孕婴童用品销售市场定游戏规则,大家都按游戏规则办,可以减少我们自己民族品牌市场的竞争内讧,使大家目标一致,形成权威的声音,迎战来自世界市场的竞争压力。”
据悉,现在的孕婴童行业商会多是经销商和一些品牌企业家自发组成的,他们定期相聚,互相通报交流市场信息,或者给大家介绍新朋友认识,资源共享,相互帮助,促进自己和大家的事业发展。张玉东说,对于今天的行业商会来说,“互联网+”加什么?其实就是要加企业人之间的人文关怀,用抱团取暖的行动来体现一种新的市场力量,让会员真正找到“家”的感觉。
王福航从事孕婴童营销行业19年,在他的事业中,既有连锁店,又有对知名品牌的代理。他说:“我们现在需要有一个组织。在这个组织里,能够让我们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精神,了解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让我们往前走能有航标。我们需要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多付出,但我们缺榜样,希望他们能把战略性经验总结后提供给我们,把战术性的知识多推广给我们,让我们在发展中能把潜力发挥出来,更好地服务于终端客户。”
“商会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商会通过规划和约束来避免内部的不良竞争,促进市场良性发展,另外也希望能通过商会这个平台与各级政府沟通,获得商业上的长足发展和政策支持上的优惠。”山东省商会会长见伟这样说。他认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小舢板已不再适应商海搏击中的惊涛骇浪,成立商会已是市场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单个民营企业希望借助的“大船”。
在市场经济中,存在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三种组织形态,民间行业的商会、协会、学会等属于非政府组织形态。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张龙之曾指出:“在美国,有七成的美国人至少加入了一个协会,有1/4的美国人加入了行业协会。”商海波涛汹涌,考验我们企业的抗风浪能力,孤军难挡狂风巨浪;而商会平台,可集百家企业成“航空母舰”,给众企业带来一定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就是那种“家”的感觉。
如今的“80后”早已成为母婴消费的主力军,“90后”也陆续成为母婴消费群体的新生力量。他们是年轻有活力的一代,他们推崇时尚,追求高科技,对新颖独特的智能产品十分热衷。
据最新母婴消费者行为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85.9%的家庭购买母婴用品时会首先考虑品牌,超过53%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高品质的产品,仅有2.5%的消费者在购买母婴产品时首先考虑价格因素。在疯狂的价格战面前,当涉及宝宝健康安全问题时,消费者还是会坚持“品质第一,价格其次”的消费态度。
作为一个年轻的“80后”妈妈,李艾有着长期网络购物习惯,经常在淘宝、蜜芽等网站上买一些纸尿裤等婴儿用品。但是奶粉,她只选择从原产国海淘。
像李艾这样的妈妈正在改变整个母婴产业的构成,精品化、高档化可能成为未来妈妈们的主要选择。据艾瑞咨询《中国母婴行业2014年线上数据洞察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孕婴童行业市场规模为1.43万亿元,2015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 妈妈们不断提升的品质需求,加上母婴市场巨大的体量,这两点是吸引创业者进入母婴市场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B2C市场母婴品类交易规模达到285.2亿元人民币,其中天猫、京东和苏宁红孩子分别以46.9%、22.8%和5.6%的市场份额占据前三。当当占3.9%,1号店占3.5%,再加上唯品会2.8%、亚马逊1.3%和聚美优品1.1%,创业者是在剩下的12.1%的份额中竞争发展。
年轻一代父母多数看重母婴产品的健康和质量,网上新兴崛起的“母婴用品市场”APP的大部分产品来自于进出口公司直供,采用最新的O2O移动互联网+模式,直接辐射全球多个国家的知名母婴产品品牌,已经有成熟的产品体系和产品品质保证,更何况经过APP商城直接销售,省去了中间商的环节费用,质量和费用无疑是对传统母婴产品的两大终极考验。传统母婴企业更应及时地调整产品结构和升级代换,降低各类成本,积极地加入到“母婴用品市场”APP这一大军中来,以便更好地适应线上线下产品的互动,更好地迎接移动“互联网+”的浪潮。
掌上母婴用品商城的发展契合当下大数据时代的主流方向,让母婴产品市场进入“大母婴”触摸大数据的范畴,最大限度方便了年轻一代父母的生活消费,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技术,建立智能母婴安全生态圈。
民生证券分析师黄海韵称,新生儿父母以“80后”“90”后为主,这些新父母大部分有成熟的网络获取信息和网络购物的用户习惯,并且多为独生子女,孕养知识匮乏,希望通过交流获得育儿知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母婴行业的互联网创业者拥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许多传统母婴服务市场的痛点也在互联网创业大潮中迎刃而解。以月嫂行业为例,传统线下月嫂中介信息不透明,而在有福妈妈的平台上,所有月嫂的个人信息、服务记录、用户评价都有展示,并附有3分钟的面试视频,内容是自我介绍+实操演练,降低用户寻找月嫂的成本。
苏宁红孩子公司总经理潘敏认为,未来的母婴市场,将从基础的满足养育需求,向提高生活乐趣转化,像奶粉、纸尿裤这样的商品虽然依旧是刚需,但将逐渐成为标品购买,顾客在购买的时候也将倾注较少的关注,而以O2O为基础的社区关系、互动交往将与智力开发等商品结合成为下一波焦点。
艾瑞咨询分析,未来社交和电商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辣妈帮为例,在成立之初,辣妈帮仅是妈妈们分享、交流生活和育儿经验的社交平台。2014年转型“社交+电商”,推出辣妈商城,开展进口母婴特卖业务,成为从社区转型电商的典型。
不少创业者认为,非标准化的母婴服务、智能硬件以及自主品牌的打造,都是可突破的领域。
面对如此庞大且不断发展壮大的母婴市场,如何准确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于所有母婴行业内的企业来说都是考验。为了提高竞争力,国内企业应该不断提升“质”的水平,踏踏实实做好产品,用优质的品质和尖端的科技,让产品由“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质造”,让消费者建立起对国产品牌的信心。这将是一场比拼耐力的持久赛,也是一场终将会有回报的战役,让我们拭目以待。